7月28日晚上11时日斗-优配,西宁电务段西宁西信号工区灯光明亮,工长罗志超正在安排当天的工作。
“今晚要检修西宁西站东西咽喉正线道岔,马登海负责室内防护,甘燚和杨慧负责室外防护,下道前一定要做好复核,千万不能把工具落在现场。”罗志超大声说。
近日,青藏高原连续高温。为减少高温天气对信号设备的影响,西宁电务段对管内各站道岔设备展开了有针对性的季节性调整,确保道岔动作电流、表示缺口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而午夜进行的“天窗”,对西宁西信号工区的职工来说日斗-优配,已经司空见惯。清点工具、列队拍照、确认人员数量,一切准备就绪。
0时20分,“天窗”命令下达,职工们按照分工,快速奔赴东西咽喉岔区。到达5号道岔旁,罗志超熟练地打开转辙机机盖开始作业。擦拭接点、测试电流、检查缺口,他的手下动作极其娴熟。
“道岔是保证机车准确转道的关键设备,1毫米的表示缺口偏差,都有可能导致道岔无法正常转换,一定要仔细检查测试。”他对旁边刚定职不久的本生光说。
发现道岔缺口稍有偏差,他立马拿起扳手开始调整。27岁的罗志超2020年入路日斗-优配,经过五年的锻炼,已练就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
股道上,本生光保持半蹲姿势,拿着一把油泥铲,在轻轻铲除滑床板上的油垢,铲除完,他用一把毛刷将刮出的油泥细细扫出。然后用长嘴钳夹住一小块棉纱,伸进道岔锁钩的钩缝中来回擦拭,确认各个缝隙都没有油垢,他开始对滑床板、道岔锁钩等活动部位注油,以保持润滑。
调整道岔缺口、来回转动试验、再次进行确认。几分钟后,5号道岔的表示缺口被调整到标准范围值内。试验良好后,罗志超和本生光开始收拾工具,走向下一组道岔。
与此同时,在西咽喉10号道岔处,职工展涛正借着头灯灯光,逐一检查转辙机内配线是否有松动、表皮是否有破损,确认完好后,他拿出一把在根部缠了黑胶布的小毛刷,仔细清扫箱盒内的尘土。
“夏天高原昼夜温差大,电气特性容易发生变化,检查时要细心一些。锁钩就像道岔的牙齿,得维护好。”展涛对同组的张泉说。说完,他熟练打开锁钩销轴的防尘盖,手电光照亮锁钩与锁闭框的接触面,他拿出润滑油均匀涂抹在接触面。
沉沉夜色中,职工们的头灯灯光忽闪交织。凌晨2时10分,最后一组道岔检修完毕,罗志超开始用对讲机联系室内马登海:“全站道岔检修完毕,请求试验。”道岔“轰隆隆”的转换声再次响起。
“全站道岔试验良好日斗-优配,开通使用。”5分钟后,马登海回应。职工们收拾好工具,列队撤出站场。他们的身影渐渐隐入站场昏暗的光亮中……(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刘钊)
永华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