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周口市立足“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周口枢纽位于周口临港开发区,是该市发展基础最优、临港产业最集聚、资源要素最富集的区域,规划总占地面积约8710亩,涵盖多式联运区、大宗物流区、战略物资储备区、冷链物流区等九大功能区,为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支撑。据周口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周口枢纽积极创新运营模式,通过开展基于“水水中转”的“内河+海运”接力运输模式,充分利用内河航运连接沿海港口资源,延伸全球水运业务。这一模式相较传统陆海联运运输时间可缩短约13%,显著提升了运行效能,降低了物流成本。
2024年,周口枢纽完成货物吞吐量3000万吨,集装箱完成16.3万标箱,其货物集散范围广泛覆盖豫、晋、陕、宁、内蒙古、冀等六省区。随着持续发展,枢纽航线网络日益完善,现有集装箱航线40条。其中,内贸航线23条,主要覆盖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等国内重要经济区域;外贸航线17条,主要至东南亚、东亚、美洲、欧洲、非洲/span>“未来,我们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要求,高质量推进周口枢纽建设,进一步完善港航功能,持续提升枢纽服务能级。充分依托周口枢纽的区位与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枢纽经济发展,加速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周口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规划目标,预计到2025年,周口枢纽总吞吐量超过31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万标箱;到2030年,智慧港口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港口作业效率提升20%,枢纽总货运吞吐量增长90%。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周口枢纽是服务全国、辐射全球、通江达海的对外开放物流组织平台,是中西部地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物流枢纽中心和豫东南港口枢纽经济发展核心动力源。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通过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拓展国内外物流通道等举措,持续提升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李连凡)
举报/反馈
永华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